人妻人人揉人人躁人人A片,张柏芝用嘴给陈冠希高潮,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视频麻豆,成人午夜特黄aaaaa片男男

“男性人口近60年首次減少”意味著什么?

來源:成都商報

低生育率與人口老齡化交織背景下的自然趨勢

“2021年,中國男性人口比上一年減少了46萬人,女性人口比上一年增加了94萬人。”2月28日,國家統計局發布《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》,上述數據引發熱議。媒體梳理發現,2021年是中國男性人口近60年來(1962年以來)首次出現減少的年份,同時,2021年凈增人口數量創下了近60年來的新低。

公報還顯示,2021年末全國人口(指我國大陸31個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,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的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,下同)141260萬人,比上年末增加48萬人,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1425萬人。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,出生率為7.52‰;死亡人口1014萬人,死亡率為7.18‰;自然增長率為0.34‰。

這些數據的披露引發各方關注。一方面,低生育率、低死亡率與預期壽命延長,讓中國少子老齡化趨勢更趨嚴重。另一方面,少子老齡化導致人口死亡率逐年上升。少子老齡化意味著人口年齡結構中死亡率更高的老年人的比例上升,但死亡率更低的青少年兒童的比例下降,其結果必然是總人口的死亡率由此連年提高。

為何2021年女性人口比上一年增加了94萬人?在自然選擇的條件下,人口出生時通常情況是男多女少,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在105左右。但女性具有一定的生存優勢,其在任何年齡段的死亡率均低于相對應的男性人口死亡率,因而大約到60歲時,男女兩性的人口數量趨于平衡,隨后出現“男少女多”現象。中國人口性別結構失衡現象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顯現,其中出生人口性別結構失衡大體呈現上升態勢:1982年為108.5,1990年為111.3,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已經達到116.9,2009年為119.45,2020年為111.3,較2009年有所下降。隨著兩性人口預期壽命均在延長,女性生存優勢進一步凸顯,高齡組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成為趨勢,老年女性在其內部與總人口中的比重都會快速上升,最終結果即是總人口性別比呈現下降趨勢。此外,由于生育政策的逐步放開、性別觀念的不斷進步,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也在持續改善,逐步向正常區間回歸,這也促進了總人口性別比的下降。

不過,應該看到女性人口內部結構的老化更為嚴重。盡管我國總人口性別比不斷降低,男性人口近60年來首次減少,但仍需注意兩性人口內部年齡結構的差異。目前,中國男性人口仍多于女性人口,在60歲及以前的人口中尤是如此。隨著年齡的逐步提高,女性人口數量逐漸反超男性,致使老年女性的規模更大、比重更高。如此看來,這樣的女性生存優勢,其實是以其內部年齡結構更加老化為代價的。

在低生育率與人口老齡化交織的背景下,自然會出現以下現象:一是人口負增長遲早會來臨。綜合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多家機構對中國人口發展趨勢的預測,中國人口預計將在2025年前后達到峰值,其規模約為14.2億;二是男性死亡人口多于女性死亡人口,男性人口負增長出現時間早于女性人口,當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,男性人口減少的速度也會超過女性人口。

成都商報-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

陳友華(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)

標簽: 意味著什么

推薦

財富更多》

動態更多》

熱點